老人耳聋不配带助听器有什么害处?
老年人一旦发现听力下降,要及时到医院就诊,查明原因后积极采用治疗及康复手段,不要固守着传统观念,“人老耳背、人老眼花”为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,不必去治疗、康复。目前,感音神经性耳聋在老年人听力障碍中占大多数,合理使用助听器为其主要的康复手段。老人配戴助听器没有严格的禁忌症和时间限制,凡是影响到正常生活和社交或在药物、手术治疗无效,病情稳定后均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配助听器,以提高听力水平。
每个人上岁数之后,多多少少都有听力下降的现象,有的还伴有耳鸣,如蝉鸣,似风声。耳鸣常常会使人烦躁不安,影响睡眠。临床上将这种老年开始出现的、双耳对称性、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。老年人听力不好,这个问题成为了老年人及其子女普遍关注的问题, 不佩戴助听器易患老年痴呆症 人体听到声音,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;而听不到声音,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,长而久之大脑反应就会变得比较迟钝。
老年人耳聋有其自身的特点,开始听力下降以高频听力为主,老人常对门铃声、电话铃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,而平时的讲话能听到,以后逐渐引起中、低频听力下降;还有的表现为分辨能力下降。能听得见别人讲话,但分辨很困难,也就是只闻其声,不知其意,所以与人交流的能力会下降。
听力学专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,老年人听力下降后,不能有效交流,逐渐脱离社会生活,有时还得不到子女的理解,更容易脾气暴躁,心理更加孤独,从而影响身心健康。
另一方面,老人听力下降,长期不接受声音信号刺激,听力系统包括听觉中枢对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会很快减退,会加重耳聋的程度;交流减少,也会加速人的精神衰老,老人会变得性格孤僻,痴痴呆呆,交往能力下降,生活质量大受影响。据统计,30%以上的脑萎缩、老年痴呆症与耳聋有关。
科学选择助听器,就是要选择聆听清晰、佩戴舒适、增益合宜的放大器,考虑到助听器的功率大小、频响特征匹配、******声输出等技术指标。
人一旦听力损失达到助听器验配标准就应该及时去干预和保护,助听器合适的选配有延缓听力下降的作用,如若听力不好长时间不干预很有可能出现听觉功能下降的情况,对言语声的反应能力和助听放大的耐受能力下降,以后即使想再戴助听器效果就不是那么好了,长时间接收到的声音信息少,与家人和外界的沟通交流变少,会导致脾气性格的改变。所以一但听力下降尽早干预是最好的。
- 上一篇:耳朵听力损失多少需要验配助听器? 2018/5/21
- 下一篇:如何给老人选购助听器? 2018/5/21